一、选择课题
1、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日常教学工作,选择适当的课题。
2、学校教科室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根据省、市教科研部门的安排每学期列出部分课题指南,可供教师选择。
二、课题立项
1、本校教师均有资格向校教科室提出课题申报意向,原则上每学年组织一次课题立项活动。
2、学校教科室根据立项原则确定部分课题为校级课题,在校级课题中推荐部分课题申报区级、市级及国家级课题。
3、各立项课题必须填写申报表,交校教科室保管。
三、过程管理
1、校教科室管理的课题范围是校级课题和以我校名义申报的各级各类课题。
2、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3、课题组长要组织教师研讨,收集资料,及时记录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体会,定期向校教科室汇报。
四、课题结题与鉴定管理
1、凡符合结题条件的课题,由课题负责人向校教科室递交《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由校教科室负责鉴定工作。
2、校级以上课题由上级教科部门给出鉴定。
3、课题的成果形式有教育科研论文、教育专著和教育产品,学校有权对成果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推广。
五、课题组学习
1、专题学习。课题主持人在组织召开会议之前,要明确(邀请或指定)主讲人,落实好学习的具体内容。
2、课题研讨。课题主持人在组织召开会议之前,明确研讨的主要内容,并及时通知教科室。
3、专题咨询。课题主持人在组织召开会议之前,针对课题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前通告教科室,由教科室就实验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并帮助制定解决的方案。
4、情况汇报。各课题实验小组要定期对课题实验情况进行汇报。
5、经验交流。各课题组要认真总结课题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相互进行交流。会议的时间、地点、程序由教科室统筹安排。
6、成果展示。及时整理课题实验中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向实验教师介绍成果研究的方法、价值及成果研究的过程。
六、教育科研专项经费管理
校教科室划出一定经费作为立项课题研究用。教科室监督经费的使用,课题结束或终止时,由课题负责人向教科室书面报告经费的使用情况。上级部门拨发的课题经费归学校统一安排使用。
课 题 组 长 职 责
课题组长是课题实验的具体组织者,课题实验的常规工作均由组长负责。
1、开学初制定本课题的实施方案以及本课题组阶段性的计划、总结。学期末递交阶段实验总结及相关论文和资料。
2、组织本组教师学习业务知识,要提前确定学习内容及中心发言人。
3、关心本组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团结并督促本组教师共同搞好研究工作,对青年教师的研究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
4、定期组织本组教师上研究课,研究课前认真抓好集体备课工作,课后组织有关人员集体评议,并做好记录。
5、自己带头并发动课题组成员及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撰写教课题研究论文。
6、负责收集本课题组在研究工作中取得的各种数据资料等,定期向学校汇报。
7、负责对本组教师进行考勤、考评、考核,实事求是地向学校推荐优秀科研成果,以及教科研先进个人。
8、在总体上调控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保证课题有序高效地开展。负责向本组教师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政策以及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9、学期结束,要对本学期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协助完成课题中期、最终成果的整理工作。
10、负责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的推广。
课 题 组 成 员 职 责
1、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每学期书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心得”。
2、按时参加课题组活动,明确阶段研究计划,勇于探索,自觉按计划进行课题实验研究,按时完成各阶段实验任务。
3、收集、整理、保存课题实验的有关资料、数据。
4、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或汇报课,撰写一篇论文或总结、一篇优秀教案。
5、积极参与调查研究,认真书写调查报告。重视典型个案的发展和跟踪及材料的积累。
6、在公开课教学中,从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都要体现对课题研究的目标。
7、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奉献意识。
8、积极向全校教师宣传课题研究成果。要将研究深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将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9、期末认真做好阶段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