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贵阳贵安以“绿”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11:42:00    

近年来,贵阳贵安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绿色经济为引擎,全面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力塑造“强省会”全新优势,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

2023年,《贵阳贵安以绿色经济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文明四个维度,勾勒出绿色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

同年12月,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全面推进美丽贵阳贵安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指明方向。

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记者 徐其飞/摄

自此,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贵阳贵安的城市发展,从工厂车间的低碳变革,到街头巷尾的绿色消费潮流;从家家户户的生态生活实践,到全民参与的文明新风培育,处处彰显着绿色的魅力。

绿色经济动能强劲

甲秀楼旁,南明河水波光粼粼,生态湿地公园里,孩童嬉戏、老人谈笑,呈现一幅和谐的生活画卷;工业园区中,光伏板熠熠生辉,新能源汽车生产线高效运转,智能化车间释放新质生产力……贵阳贵安的生态美景与发展盛景交融,生动诠释着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时代命题。

多年来,贵阳贵安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运用系统性思维,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通过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从能源革新、产业升级到技术突破,多维度构建绿色发展体系,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动能。

贵安城市绿核——月亮湖公园。记者 石照昌/摄

在降碳“征程”中,贵阳贵安以工业绿色转型为突破口,打出能源结构优化、产业技术升级的“组合拳”。奇瑞万达积极践行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理念,实现新能源产品占比达99%,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行列。目前,贵阳贵安已培育4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9个绿色工业园区,工业领域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在循环经济领域方面,贵阳贵安构建起“回收-拆解-再生-应用”的全链条体系,贵州静脉产业园创新打造“互联网+回收体系+家电拆解中心”模式,做到年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550万台、报废机动车10万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民生改善双赢,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催生新经济增长点。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贵阳贵安坚持传统能源清洁化与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并重。贵安新区猫落孔、马家山光伏电站并网,年发电量达3.5亿千瓦时,可满足约2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推动煤电向高效清洁转型,形成“传统托底、新能增量”的互补格局,清洁能源占比稳步提升。

如今,绿色发展已成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去年,绿色经济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2%,彰显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强大动力。

绿色生活“酿造”幸福

清晨,身披青山图案的纯电动公交车穿梭在绿荫下;轨道交通站口,共享单车整齐排列;智慧公交站台,车辆信息实时更新……这是贵阳街头常见的生活场景,也是贵阳贵安构建绿色生活新范式的生动画面。

绿意盎然的花溪湿地公园。记者 徐其飞/摄

近年来,贵阳贵安瞄准绿色居住、交通出行、绿色建筑、绿色用能、绿色回收“五大领域”,围绕试点攻坚与专项行动,掀起一场覆盖城市各个角落的“绿色革命”。

在交通领域,贵阳贵安全力打造“电动贵阳”生态圈。其中,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占比达99.9%。此外,还通过完善充换电网络、提升智慧管理水平,构建起“车、电、桩(站)、网、景”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同时,2025年汽车报废(置换)最高2万元补贴政策落地,一系列举措推动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升至69%,低碳出行成为城市新风尚。

在建筑领域,贵阳贵安逐绿而行。贵州省地质科技园利用浅层地温能系统,年减排二氧化碳3364吨、二氧化硫67.2吨;贵州磷化集团创新研发磷石膏装配式模块……贵阳贵安全力推动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100%,150余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为市民打造生态宜居空间。

在“无废城市”建设领域,循环理念深入人心。作为“无废景区”,青岩古镇通过践行垃圾分类、绿色餐饮实现垃圾减量;观山湖区碧水云天小区打造“无废社区”,以“明码标价回收 积分兑换”模式激发居民热情。如今,贵阳贵安283个涵盖工厂、学校、景区等九大类型的“无废细胞”,编织起全域废弃物治理网络,让“无废”从理念变为现实。

绿色消费激发活力

近年来,贵阳贵安紧扣绿色经济发展方向,持续开展需求引领、供给优化、流通推广、消费激励、市场规范“五大行动”。从完善绿色消费支撑政策,到大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再到拓宽绿色产品销售渠道,大力推动绿色消费理念走向实际。

公交车驾驶员在贵安新区磊庄充电站为新能源公交车充电。记者 石照昌/摄

在政策方面,2024年贵阳贵安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扩展至18大类家装产品,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指尖申领”,汽车、家电、家居等以旧换新拉动销售额超134亿元。

贵阳贵安还巧用数字化手段搭建“筑碳惠”平台。2024年春节,多部门联合支付宝开展“低碳生活 绿色出行”惠民活动,通过平台发放5万份出行优惠礼包,进一步激发市民绿色出行的热情,让低碳理念融入日常出行。

共享经济在贵阳贵安也实现了快速发展。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首期投放300余辆共享单车,覆盖重点区域,解决员工上下班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太平路建设共享充电桩,采用扫码用电、即插即用的“共享用电”服务模式,为更多经营户安全供电,助力“夜经济”发展……

从家装补贴的精准实施,到“筑碳惠”平台的创新实践,贵阳贵安正全力构建绿色消费新生态。

绿色文化融入日常

“大家看这只棕背伯劳,别看它体型小,却是不折不扣的猛禽……”2024年4月,在“美丽贵阳·山水林城”生态文明主题讲堂上,贵州大学环境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杨爱江借助珍贵的鸟类影像资料,为现场观众生动解读鸟类知识。

近年来,贵阳贵安全面推进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学校、绿色机关建设,将绿色文明理念深深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每一个家庭。

为加快培育绿色文化,贵阳贵安多管齐下。在义务教育阶段,生态文明课程全面覆盖,省编教材搭配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绿色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社区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持续开展,居民通过精准投放垃圾,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进一步调动大家的环保积极性;科普馆里,生态知识科普讲座定期举办,为市民答疑解惑,让环保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数据显示,2024年,贵阳贵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4%,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达43个。

在搭建平台、拓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渠道方面,贵阳贵安同样取得显著成效。每年全国生态日,各类环保讲座、绿色生活展览、环保公益跑等活动接连不断,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推动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黔灵山公园的猕猴。记者 徐其飞/摄

而作为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和促进全球生态合作的关键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汇聚全球智慧,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共识,让绿色发展理念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直以来,贵阳贵安始终坚持以“爽爽贵阳”城市IP为核心,深入挖掘“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的“六爽”特色,整合青岩古镇、黔灵山公园等景区资源,精心推出避暑康养、非遗研学、生态观光等特色主题旅游线路。2024年,贵阳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67亿人次,人均花费达到1326元,“爽爽贵阳”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如今的贵阳贵安,绿色发展步履铿锵、绿色版图渐次拓展,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 张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