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2024年年报已发布,各项关键数据变动显著。报告期内,该基金份额总额从127,131,085.43份增长至195,603,673.74份,增长率达68.47%;净资产合计由124,593,402.19元增至204,464,364.21元,增幅为79.87%;净利润实现了15,264,732.53元的盈利;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258,480.56元。这些数据反映出基金在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上的积极表现,同时也为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基金运作提供了关键依据。
主要财务指标:盈利显著改善,资产规模扩张
本期利润扭亏为盈,净资产大幅增长
从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来看,2024年该基金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反转。2023年基金处于亏损状态,而2024年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A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1051元,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C为0.0861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A类为10.13%,C类为8.32%。这表明基金在2024年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在净资产方面,2024年末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A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157,070,941.97元,C类为47,393,422.24元,相比2023年末有大幅增长,反映出基金资产规模的扩张。
期间 | 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A | 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C | ||
---|---|---|---|---|
2023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4年 | |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元) | -0.0180 | 0.1051 | -0.0300 | 0.0861 |
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 | -1.76 | 10.13 | -2.92 | 8.32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95,874,146.14 | 157,070,941.97 | 28,719,256.05 | 47,393,422.24 |
基金净值表现优于业绩比较基准
2024年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1.55%,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C为10.98%,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6.70%。过去三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累计达28.67%,C类为26.65%,均大幅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9.82%。这显示出基金在投资运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超出基准的回报。
阶段 | 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A | 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C | ||||
---|---|---|---|---|---|---|
份额净值增长率(%)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 差值(%) | 份额净值增长率(%)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 差值(%) | |
过去一年 | 11.55 | 6.70 | 4.85 | 10.98 | 6.70 | 4.28 |
过去三年 | 28.67 | 9.82 | 18.85 | 26.65 | 9.82 | 16.83 |
投资策略与业绩:把握市场机遇,实现稳健增长
投资策略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报告期内,全球投资人面临美债利率大幅波动。基金从谨慎投资角度出发,适时止盈利率债,降低组合久期,并跟随趋势做多部分风险资产,同时维持稳健的信用主体持仓,利用灵活的久期、汇率策略提升收益。例如,在美债利率波动过程中,通过调整债券投资的久期,有效降低了利率风险对基金资产的影响。
业绩表现得益于市场机遇把握
基金在2024年取得较好业绩,得益于中资美元债市场亮眼表现,高收益板块大幅跑赢投资级板块,地产等板块在救助新闻下领涨。基金适时调整投资策略,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了份额净值的增长。
费用与成本:管理费等费用相对稳定
管理人报酬及相关费用情况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258,480.56元,相比2023年的1,527,545.21元有所下降。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468,930.71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789,549.85元。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314,620.28元,较2023年的381,886.35元也有所降低。
项目 | 2023年(元) | 2024年(元) | 变动率(%) |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 | 1,527,545.21 | 1,258,480.56 | -17.62 |
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 | 521,117.85 | 468,930.71 | -9.94 |
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 | 1,006,427.36 | 789,549.85 | -21.55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 | 381,886.35 | 314,620.28 | -17.61 |
交易费用及其他费用
应付交易费用方面,虽然报告未详细披露具体变动情况,但整体费用水平在合理范围内。其他费用如审计费用22,900.00元、信息披露费120,000.00元等,与上年度相比有一定调整,反映出基金运营成本的合理控制。
投资组合:债券投资为主,信用等级分布较广
债券投资占据主导
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固定收益投资为171,056,891.12元,占基金总资产的80.55%,其中债券投资171,056,891.12元。这表明基金以债券投资为主,符合债券型基金的定位。
债券信用等级分布情况
从债券信用等级分类来看,AAA +至AAA -级债券公允价值为22,251,343.70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10.88%;A +至A -级为41,359,294.16元,占比20.23%;BBB +至BBB -级为42,236,624.14元,占比20.66%;BB +至BB -级为34,364,498.00元,占比16.81%;B +至B -级为28,874,791.25元,占比14.12%;CCC +至CCC -级为1,970,339.87元,占比0.96%。信用等级分布较广,反映出基金在风险控制上的分散策略。
债券信用等级 | 公允价值(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AAA +至AAA - | 22,251,343.70 | 10.88 |
A +至A - | 41,359,294.16 | 20.23 |
BBB +至BBB - | 42,236,624.14 | 20.66 |
BB +至BB - | 34,364,498.00 | 16.81 |
B +至B - | 28,874,791.25 | 14.12 |
CCC +至CCC - | 1,970,339.87 | 0.96 |
份额持有人与变动:份额增长,持有人结构稳定
份额持有人户数及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20,626户,户均持有基金份额9,483.35份。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总份额比例为11.12%,个人投资者占88.88%。持有人结构相对稳定,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
份额级别 | 持有人户数(户) | 户均持有 的基金份额 | 持有人结构 | |
---|---|---|---|---|
机构投资者 | 个人投资者 | |||
持有份额占总份额比例 | 持有份额占总份额比例 | |||
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A | 12,597 | 11,919.18 | 14.49% | 85.51% |
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C | 8,029 | 5,661.70 | 3.93% | 96.07% |
合计 | 20,626 | 9,483.35 | 11.12% | 88.88% |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本报告期内,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A期初基金份额总额为97,740,729.08份,总申购份额121,512,711.80份,总赎回份额69,107,486.58份,期末份额总额为150,145,954.30份;C类期初份额总额为29,390,356.35份,总申购份额103,188,624.08份,总赎回份额87,121,260.99份,期末份额总额为45,457,719.44份。整体呈现出申购份额大于赎回份额的情况,导致基金份额总额增长。
项目 | 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A(份) | 华夏大中华信用债券(QDII)C(份) |
---|---|---|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 97,740,729.08 | 29,390,356.35 |
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 | 121,512,711.80 | 103,188,624.08 |
减:本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 | 69,107,486.58 | 87,121,260.99 |
本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 150,145,954.30 | 45,457,719.44 |
风险与展望:关注市场不确定性,谨慎投资
市场风险仍存
尽管基金在2024年取得较好业绩,但未来仍面临诸多风险。美债利率波动、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等因素,可能对基金投资产生影响。如美国大选后特朗普上台,其经济贸易政策可能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影响债券市场和汇率市场。
管理人展望与策略
管理人认为违约率可能维持低位,但仍需密切跟踪持仓主题及宏观经济变化。未来将继续奉行“为信任奉献回报”的经营理念,规范运作,审慎投资,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长期、稳定的回报。投资者在关注基金过往业绩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市场风险,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