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过度宣传“智能驾驶”,是反噬品牌的“毒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5:00:00    

3月29日,在安徽铜陵,三位花季少女在一起震惊全国的恶性交通事故中不幸罹难。一个重要原因是,车辆在辅助驾驶状态下遇到道路施工,从系统报警到驾驶员介入再到撞车,仅仅只有3秒钟。

我的车上也辅助驾驶功能,以前用过几次,理论上可以让驾驶员省力省心,但我却觉得每次使用比自己开车还吃力,始终保持精神高度紧张,随时准备夺回控制权,原因就是现在的辅助驾驶技术还不成熟,无法让人完全信任。


我所开的汽车,辅助驾驶不是主要卖点,只能做到定速巡航、自动刹车和车道保持辅助,勉强属于L2级别辅助驾驶。而现在被宣传得“神乎其神”的“智驾系统”,尽管多了一些功能,但本质上同样属于L2。由于厂家的高调宣传,使得一些消费者产生“幻觉”,误以为无人驾驶时代已经来临。


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有人边开车边玩游戏、看电影,有人甚至直接在行驶中打瞌睡,更有甚者在醉酒昏迷不醒的情况下,被朋友扶进车内开启自动驾驶送回家。每次看到这样事情,我都会倒吸一口凉气,谁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


商家的过度宣传肯定难辞其咎。看过许多造车新势力的发布会,对于智驾功能的宣传过于夸张,例如解放双手、买车送司机,L4降维到L2等等,而对风险几乎绝口不提,这显然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特别是那些驾龄不长、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使他们盲目信赖辅助驾驶,造成的恶性事故在国内外时常发生。


事实上,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辆汽车获得了L3准自动驾驶的正式牌照,更别提L4完全自动驾驶,开着L2级别的车,做着L4级别的事,不出事故才是奇怪。


在我看来,辅助驾驶不宜过度宣传,厂商不能再用“智驾”之类的模糊字眼误导消费者,比宣传功能更重要的是提醒风险,否则所有吹过的牛,最终也会反噬品牌,成为无法抹去的污点。



作者:李一能

编辑:李争

编审:潘高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