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雨后的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云雾缭绕。广东游客张先生站在蓝芝茶园的民宿房间窗前,嗅闻淡淡茶香,回味绿茶回甘,他的妻子和孩子正在楼下观看一场手工制茶比赛,沉浸式体验“茶文旅”的春日魅力。
蓝芝茶园坐落在千亩茶林中,拥有25间精品客房。“风景美、空气好,不少人都是冲着我们的环境来的。”贵州开阳蓝芝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春介绍,今年五一假期,茶园客房提前售罄,“两三天前就订完了,家庭游、亲子游居多。”
开阳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已有种植记录,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县境内山峦起伏,气候温润,是优质茶叶的天然产区,具有“贡茶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该县茶文旅融合的浪潮汹涌澎湃,田坎村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以“茶”为媒介,积极推动民宿、旅居串联起茶文化研学、采茶、制茶、品茶等文旅新场景,完成一场从茶叶到“生活美学”的跃迁。
蓝芝茶园便是田坎村民宿中的佼佼者。“别说五一假期了,平时周末都忙不过来,有来研学的,有来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张春介绍,蓝芝茶园的民宿并非简单的住一晚,而是通过文化体验与服务提升附加值,“春茶采摘时节,游客可以背起小竹篓、戴上斗笠,亲手采摘鲜嫩的茶芽,也可以近距离了解和感受传统手工制茶技艺的精妙,还可以品尝地道的茶宴、农家菜,形成‘吃住游购’闭环。”
“不看不知道。原来炒茶有这么多讲究。”当天,恰逢贵阳市第四届“筑城工匠杯”暨“开阳富硒茶”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蓝芝茶园举行,四川游客刘女士围观许久,对杀青、做形、提香等工序进行了一番了解。“大自然是最好的‘心灵疗愈师’。看着片片鲜嫩的茶叶变直变细,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她计划着,夏季还要再来一趟“贡茶之乡”,看一看茶园里如诗如画的风景,让心灵得到片刻释放。
据统计,开阳已有茶叶基地9.2万亩,引进加工生产线110余条,建成标准化厂房2.32万平方米,培育茶叶企业52家,建成省级十佳茶旅一体化示范园2家、最美茶庄园2家,打造市级特色茶村7个,带动4万余户农户从事相关产业。“下一步,南龙乡计划扩建茶园500亩,加快推进茶产业产学研一体、茶旅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开阳县南龙乡党委书记刘东阳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唯
编辑 高艳飞
二审 何欣
三审 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