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田野间、山坡上各种野菜在春风的轻抚下蓬勃生长,并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占据了市场上“C位”。“吃春”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种习俗,源于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顺应,认为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此时生长的蔬菜和食材富含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最高。通过食用这些应季食材,可以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预防春季常见的疾病。
所谓“吃春”,并非专指某种蔬菜,而是指吃春天应季节而生的春季菜品,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人“适时而食”的饮食理念。这些新鲜上市的菜品品种丰富,其中更有一些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吃法多样,都有着别样的“春”味。
01
荠 菜
【营养价值与功效】被誉为“野菜之王”,我国各省区都有分布。荠菜不仅味美可口,还富含荠菜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蛋白质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促进消化、降血压、抗凝血等功效。
【吃法指南】
(1)焯水凉拌保留原味,加适量盐、鸡精等调味。
(2)与豆腐同煮成就翡翠白玉汤。
(3)剁碎与五花肉做成饺子馅儿。
【招牌美味】荠菜鲜肉饺子
【注意事项】
(1)吃荠菜前建议焯水,因其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容易与饮食中的钙、镁等矿物质发生反应,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镁等沉淀物,长期食用可能增加结石风险,并影响消化功能。
(2)荠菜中含有光敏物质和异硫氰酸酯等成分,极易引发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因此过敏体质者应避免食用。
(3)脾胃虚寒者也不宜多食,过量生食易致腹痛腹泻。
(4)孕产妇群体必须注意。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荠菜中含有类似催产素的成分,可能诱发子宫收缩。
02
韭 菜
【营养价值与功效】山西人深知韭菜春季食用的价值,经历寒冬的韭菜此时最为脆嫩鲜美,富含丰富的营养。春天养肝正当时,韭菜温肾助阳、益肝健脾,食用可助养肝、增强脾胃功能。
【吃法指南】
(1)与鸡蛋一起翻炒。
(2)韭菜、鸡蛋、粉丝混合,加入盐、胡椒粉和香油调味,面团擀成薄皮,包入馅料,捏合成盒子形状。平底锅加热,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3)将韭菜串在竹签上,表面刷油,撒上盐、孜然粉和辣椒粉调味。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以200度烤制5~8分钟,直到韭菜变软且表面微焦即可。
【招牌美味】韭菜盒子,韭菜鲜肉饺子
【注意事项】
(1)消化不良或胃肠功能较弱之人不宜多食。韭菜中的膳食纤维和辣椒素等挥发物,对于脾胃不太好的人来说,吃多了可能会引发烧心反酸的情况。韭菜的刺激容易让肠胃黏膜受伤,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2)加重口腔异味。韭菜特殊的辛香味在吃过之后会在口腔中留下异味,加重口臭反应。
(3)妊娠期间的女性,肠胃功能会有所下降,韭菜不易消化且性质偏寒,孕妇大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腹痛腹泻,甚至影响胎儿健康。此外,韭菜对子宫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孕妇食用过多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4)阴虚火旺以及过敏体质的人在食用韭菜时,也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来判断是否食用以及食用的量。
03
香 椿
【营养价值与功效】香椿主要吃嫩芽部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钙、磷、铁以及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但营养丰富,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平,有开胃爽神、祛风除湿、止血利气、消火解毒的作用。故民间有“常食香椿芽不染病”的说法。
【吃法指南】
(1)香椿洗净切末,鸡蛋打散,两者混合后加入盐,热油翻炒至熟。
(2)椿洗净焯水切末,豆腐切块,两者混合后,加入酱油和香油拌匀即可。
(3)香椿洗净焯水切末,面条煮熟后捞出,加入香椿末、酱油和香油拌匀即可。
【招牌美味】香椿炒蛋
【注意事项】
(1)香椿中亚硝酸盐含量高,是肉类亚硝酸盐含量的10倍,而亚硝酸盐和胃酸以及蛋白质反应后生成的亚硝胺可诱发多种癌症。所以,吃香椿前一定要焯水!一般汆烫1分钟左右为宜,时间久了亚硝酸盐含量虽然会下降,但水溶性维生素含量也随之会丢失。
(2)香椿为发物,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3)香椿属于一种热性食材,阴虚体热之人应少食,以免加重体内火气,导致上火等症状。
04
槐 花
【营养价值与功效】槐花还是中医常用的药材,是卫生部确定的“药食同源”的食品之一,能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吃法指南】
(1)新鲜槐花洗净,放入开水中焯烫1-2分钟,捞出沥干水分。焯水的目的是去除槐花的苦涩味,同时使其更加柔软。加入面粉、鸡蛋、葱花、盐和胡椒粉,搅拌均匀,形成面糊,摊成饼。
(2)新鲜槐花洗净,焯烫片刻,捞出挤干水分,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后一起翻炒。
(3)大米煮至软烂,浓稠时,加入洗净的槐花和适量的冰糖,继续煮5-10分钟,让槐花的香味充分融入粥中,冰糖也完全融化。
【招牌美味】槐花煎饼
【注意事项】
(1)很多人喜欢在绿化带,甚至是高速公路上采摘槐花,这种行为特别危险,而且这些地方的槐花很可能受污染或喷洒过农药,不建议食用。
(2)中医认为槐花味甜、辛,性寒,所以属于寒凉食品,脾胃寒虚的人尽量少吃。
05
蒲公英
【营养价值与功效】春天的蒲公英鲜嫩可口,可生食、炒食或做汤,独特的苦中回甘令人回味无穷。用蒲公英制作各种菜肴,不仅满足口腹之欲,更借助其丰富的营养与药效,为身体健康注入春天的力量。
【吃法指南】
(1)焯水凉拌:洗净后焯水,有效去除草酸和苦涩味,再添加酱油、蒜末等调味,可保留其营养成分和清热解毒的功效。
(2)泡水饮用:采摘蒲公英后将其清洗、晒干后泡水喝,方便快捷地摄取蒲公英的有效成分,避免了烹饪过程中的营养流失。泡水时水温不宜过热。
(3)炒食:蒲公英与肉丝、豆腐等食材搭配炒制,可以丰富菜肴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层次。
【招牌美味】蒲公英鸡蛋饼
【注意事项】
(1)蒲公英性凉,寒性较重,过量或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体质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需忌用。
(2)蒲公英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本身血压偏低的人群食用后可能会使血压进一步降低,导致头晕、乏力等不适,需谨慎食用。
06
艾 草
【营养价值与功效】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艾草来驱邪、治病和祭祀。艾草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食疗等领域。
【吃法指南】
(1)煮鸡蛋时加入适量艾草叶,既能为鸡蛋增添独特风味,还可同时发挥其健脾除湿的作用。
(2)将新鲜艾草叶洗净切碎,加入米粥中同煮。艾草粥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并可缓解疲劳。
(3)将艾叶捣烂取汁,与糯米粉混合揉成面团,再包裹上甜而不腻的豆沙或咸香的肉松。蒸熟后外皮翠绿诱人,口感Q弹,即是清新美味的青团。技巧在于艾叶汁的比例,过多则面团易散,过少则颜色不够鲜亮。
【招牌美味】艾草青团、艾叶煎饼
【注意事项】
(1)阴虚患者不适用。症见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脉细数等。
(2)实热患者亦不适合。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舌红苔黄,大便干,小便黄,脉数而有力者。
(3)肝阳上亢者不宜食用。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面红目赤,易燥易怒等。
07
榆 钱
【营养价值与功效】榆钱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元素,其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铁和锌的含量较高。榆钱中不含草酸,所以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此外,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清洁消化道,增强消化功能。榆钱性平、味甘,微辛,可以清心降火,健脾安神。
【吃法指南】
(1)榆钱摘洗干净,控掉多余水分,加色拉油拌匀锁住水分,加入盐、鸡精、少许胡椒粉,加入适量面粉,翻拌均匀,抖掉多余的面粉,只留表面薄薄的一层即可。上锅蒸十分钟,即可出锅。
(2)与小米同煮成碧玉粥。
(3)榆钱提前清洗干净,开水汆1-2分钟,趁热捞出,调入盐、鸡精、少许色拉油,再加入适量玉米淀粉和少许面粉,充分拌匀,团成馒头大小的丸子,再用手做成窝窝头(底部空心的圆锥形状),放入笼屉,大火蒸熟。
【招牌美味】榆钱窝窝头
【注意事项】
(1)应适量食用:摄入量应保持在每天100~200g,不宜过量,否则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现象。
(2)有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不宜食用。
(3)榆钱变质会导致食物中毒,如果变色或发黏,切不可食用。
08
苦 菜
【营养价值与功效】苦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在传统医学和现代饮食中都具有一定价值,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凉血止血、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
【吃法指南】淡盐水浸泡后焯水,过冰水锁住翡翠色,点蒜泥、盐、香醋调味。
【招牌美味】凉拌苦菜
【注意事项】
(1)苦菜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以免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2)苦菜不宜与猕猴桃、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食,因为可能会影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吃春”不仅是一种饮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健康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农耕文化中“顺应天时”的智慧。在此要提醒大家,野菜虽好,但也要注意食用安全。采摘野菜时要注意辨别,避免误食有毒植物,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此外,野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过敏体质人群亦不要随便尝试。
山西省中医院 中药方剂研究所 郭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