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击“山寨”食品力道要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1:32:00    

评论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开展集中整治、严惩重处违法行为,着力净化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但与此同时,笔者调研发现,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小学门口小卖部内,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廉价的零食。这些零食大多5角钱一包,由于价格低廉、味道“很足”,颇受学生青睐。此外,在一家农村超市门口堆放的礼盒装中,笔者看到一款名为“六个纯核桃”的饮品礼盒,外包装与某知名产品高度相似,让消费者颇费思量。


长期以来,农村市场一直是假冒伪劣食品出没的“高发地”。一方面,农村地区地域广阔、村镇分散,食品销售网点多而杂,一些小商店、小卖部等经营不规范,进货渠道杂乱,监管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消费者辨别能力较弱,对假冒伪劣食品的识别能力不强,很容易被误导。


解决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多发的问题,破解“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需久久为功。构建“监管﹢行业自律﹢信息化”的长效治理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切实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山寨”食品及有害食品生产销售企业重拳出击。对于消费者反映的售假问题,建立健全维权通道,加大打击售假的力度,完善对售假的事后惩罚机制,提高售假者的违法成本。


其次,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相关部门要不定期到农村市场进行巡查,顺藤摸瓜、查找源头,斩断“山寨”食品背后的黑色利益链条。各部门间应加强联合执法合作,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严格监控市场各个环节,使假冒伪劣食品无处隐藏。


再次,在数字化、信息化治理上发力。要在农村消费市场建立经销企业信用档案,构建信用监督和失信警戒机制,让企业自觉落实对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


最后,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及时披露涉及食品安全的不良信息,切实做到打防并举,让“山寨”食品在农村无容身之地。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评论投稿邮箱:mzpljkb@163.com


图片

李季(媒体人)
编辑: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