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携手育未来|陈学鹏:东西部协作传薪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3:09:00    

同饮一江水,山海一家亲。广州市番禺区地处珠三角和穗港澳地理中心位置,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枢纽,是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贵州威宁地处乌蒙山腹地,曾是贵州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国家级贫困县。

2016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与威宁自治县签订了《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从此跨越了1000余公里的空间距离,架起了友谊之桥。

“作为一名党员,传好‘接力棒’,我要继续将东部的教育理念、资源和经验,实实在在浇灌到威宁这片土地上。”随着东西部协作的不断深入,2024年8月,番禺区派遣了第二批“组团式”帮扶团队奔赴威宁。从教25年的陈学鹏就是番禺区选派“组团式”帮扶威宁的教育专家之一,任威宁民族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工作中的陈学鹏。

面对威宁民族中学的管理挑战,陈学鹏倡导建立精准目标体系和闭环管理,到威宁民族中学的第一件事是大量调研、座谈和访谈后,制定了具体、可落地的管理目标,对处室定岗、定员、定量,通过优化学校管理流程,推行“齿轮咬合”管理模式,确保各部门目标协同推进,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学生管理研讨会等会议,精准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能。

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陈学鹏采用“年级部扁平化”管理模式,要求年级部精准盯紧学生早晚自习、午休、晚寝,盯紧学生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学习效能管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陈学鹏和学生合影。(前排右一)

在陈学鹏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助力威宁民族中学2025年高考取得了骄人成绩,本科上线率达到96.6%(毕节市公立学校第二名),特控率达到57.7%,比上一年提升14%,提升率在全省位名列前茅,真正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工作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在粤黔协作的部署下,广州市番禺教育帮扶团队,借力广州番禺、贵州贵阳、贵州毕节优质教学教研资源促进教师观念转变和实践转化。陈学鹏带领帮扶团队以“1带3”的形式师徒结对,引领本土教师职业发展,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培训、示范课、同课异构累计超2000人次,带领帮扶学校骨干教师到广州名校学习,选派管理干部分批次赴广州市番禺区研修,累计250人次。

陈学鹏和学生们合影。(前排左四)

今年4月,威宁民族中学迎接了省级示范性高中复评工作,获得评审专家组一致好评,也实现了威宁民族中学创校86年创建示范性高中之梦,填补贵州毕节市150万人口大县威宁县省级示范性高中为零的空白。

推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学校开发校本选修课程26门,特色社团50多个,涵盖民族文化、科技创新、艺术鉴赏等领域,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平台,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推动建立“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双轨评价机制,将品德修养、社会实践、团队协作等纳入学生评价体系。针对贫困生,学校构建“资助—辅导—关怀—培育”体系,实现物质保障和能力培养的双重赋能。

瞄准新的目标,陈学鹏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威宁民族中学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带动周边乡镇学校共同发展。“我们要把番禺的教育经验转化为威宁的教育成果,让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让县中崛起的故事继续写下去,把更多的教育智慧种进这片土地,为威宁学子点亮希望之灯。”

从珠江之畔到乌蒙山区,这一路的奔赴,从来不是简单的地理跨越,而是教育初心的延续,是使命担当的接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

编辑 孙蕙

二审 张齐

三审 孙晓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