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管婷:婷婷玉立的她,把档案“管”得很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35:00    

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浩瀚“星海”中,有这样一颗平凡却明亮的“星”——她扎根档案室八载春秋,以指尖的温度丈量卷宗的分量,用无声的坚守书写法治的注脚。她叫管婷,在诉讼档案管理的岗位上,以匠心守护公平正义的“历史”,用奉献诠释新时代法院人的初心。

指尖留痕:十三万卷的无声誓言

“大事面前显担当,困难面前不退缩”。2020年,三中院院址搬迁,所有库藏档案和资料必须全部搬迁到新址库房存放。在原址近400多平方米的档案库房里,有近58节密集架和7组档案资料柜,涉及不同门类13万多卷档案资料,以及近百件奖杯、奖牌、奖旗等实物档案需要打包、编号、搬运。管婷站在堆积如山的卷宗前,反复核对装箱清单。凌晨三点的档案库房里,封条打结的声响与心跳同频共振。从朝阳初升到星斗满天,她的身影穿梭于档案密集架之间,13万卷档案最终安全抵达望京新址时,她的工作笔记上只留下一句:“使命必达”。

时光解码:方寸之间的法治温度

档案工作不像其他工作,能创造立竿见影的显绩,但熟知档案工作的人都明白,这是一项非常琐碎而且专业性很强的活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考验着档案工作者的能力与耐心。在数字浪潮席卷法院工作的今天,管婷既是传统档案的“传承人”,更是智慧司法的“探索者”。面对每年3万多卷诉讼档案,她独创“三核五查”工作法,将差错率降至万分之零点三;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她以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化解矛盾,在接待窗口设立“暖心服务角”,用一杯热茶、一张便笺架起司法为民的桥梁。当电子卷宗一键归档系统上线时,这位“老档案员”主动化身“新学徒”,深夜的办公室里,响起键盘敲击声与翻页声交织成的乐章。

匠心永恒:平凡岗位的非凡坚守

作为人民法院档案工作者,她深深懂得为法院管档、为法院中心工作服务的责任很大。随着调阅卷宗需求急剧增加,管婷的办公室成了“微型战场”。她将工作台变成“流水线”,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构筑起精准的检索体系。同事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晨曦中,她弯腰核对卷宗的身影被档案架拉成长长的剪影;暮色里,她逐页扫描卷宗的沙沙声与楼道渐熄的脚步声温柔应和。八年光阴,30余万次指尖与纸张的触碰,让她的指纹悄然嵌入司法记忆的年轮。

在繁星璀璨的三中院,管婷就像一束恒定的微光。没有法槌起落的铿锵,没有判决书上的署名,但她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证明:每一份公正的裁断背后,都凝结着无数“管婷们”的忠诚与热爱。正如她常说的:“一卷档案的保管期限是永久,永久就是历时永久,永永久久的意思。档案的价值可能体现不在当下,但站在历史的角度它的作用就是无限的。”这或许正是新时代法院人的精神密码——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极致匠心守护法治信仰,用点滴奉献汇聚星河长明,为首都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北京三中院

编辑:张竞丹 汪希

审核:张磊

来源:北京号

作者:京法网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