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莫斯科5月26日电 通讯|说俄语的“哪吒2”首映 俄导演独家讲述译制难题
新华社记者黄河
在2024年刚刚度过百岁生日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西南侧八百多米处,电影公园影院25日迎来了全球影史票房最高的动画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俄文配音版在俄罗斯的首映。
放映开始前一小时,影院一层大厅就已经聚集了许多观众。他们三五结伴、携家带口,或在屏幕前观看预告片,或与电影宣传展板合影留念。在影片放映的两个半小时里,笑声、掌声、欢呼声在能容纳500余人的巨幕影厅中不时响起。
“帮助俄罗斯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对国际影坛而言,《哪吒2》是名副其实的黑马。”《哪吒2》俄文配音版的发行方、阿尔纳传媒公司副总经理薇拉·费季谢娃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哪吒2》将于本月29日在俄国内正式公映。届时,俄全国将有1600多个影厅播放这部影片。
“这部现象级中国电影已成为世界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而且跻身全球影片总票房榜前五名。我们相信这部影片同样会在俄罗斯取得成功。”费季谢娃说,“能帮助俄罗斯观众走进影院欣赏这部优秀的中国动画电影,我感到很自豪。”
费季谢娃说:“《哪吒2》在展现中国神话故事和传统价值魅力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又辅以精致的动画效果,我相信这部影片一定能够帮助俄罗斯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译制影片——“痛并快乐着”
要让广大俄罗斯观众充分理解《哪吒2》的内容以及其中的文化内涵,离不开高质量的译制工作。该片俄文配音版译制导演马克西姆·科福夫告诉记者:“译制过程中有很多困难,但解决这些困难让我们获得了真正的快乐。”
科福夫介绍,对俄罗斯人来说,《哪吒2》中的许多中国神话元素并不容易理解。“直译影片内容不仅困难而且不合适,但好在俄中两国文化有相通之处。例如,把哪吒在影片中说的打油诗、顺口溜逐字翻译成俄语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替换成了俄罗斯文化中相似的内容。”
科福夫说,通过相似文化元素的替换和配音演员精湛的表演来传达情绪,比翻译台词和细节更加重要。“我们在译制过程中咨询了中方同事,尽量发散思维进行恰当改编,相信能让俄罗斯观众感受到影片魅力。”
“送给所有父母和孩子的一份礼物”
“没想到动画效果这么棒”“内容和画面都非常精彩”“我完全被代入了”“影片展示了家人之间的爱,太美好了”…… 电影散场后,观众你一言我一语地跟记者分享感受。俄中友好协会中央理事会成员尼基塔·斯捷潘诺夫对记者说,此次观影令他“非常高兴和满足”。
上世纪70年代,斯捷潘诺夫出生在中国,并跟随身为外交官的父母在北京生活学习,直至中学毕业。他说,自己对这部影片中展现的文化场景非常熟悉,仿佛再次回到了少年时代的成长地。
在俄罗斯观众眼中,《哪吒2》带来的不仅是先进技术呈现的精彩效果,更是俄中文化和传统价值的共鸣。
“我13岁就看过《哪吒1》,立刻就喜欢上了,还推荐给了妹妹克谢尼娅。”正在读大学的列拉告诉记者。得知《哪吒2》将在俄罗斯上映后,姐妹俩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电影公园影院。
“在观看《哪吒2》的时候,我时而大笑、时而流泪。这部影片让我产生了极强的情感共鸣。”克谢尼娅说。
列拉说,申公豹的角色给她带来了“触达灵魂深处的情感共鸣”。“申公豹与弟弟申小豹的关系与遭遇,让我格外揪心。”列拉看着身边的克谢尼娅继续说道,“因为我也愿意为我的妹妹付出一切。”
“这部电影是送给所有父母和孩子的一份礼物。”科福夫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十多岁的孩子,对他而言,与孩子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非常重要。“不同世代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必要的时候,也要懂得放手。”
在科福夫看来,正反派角色之间的转变是《哪吒2》最出彩的地方之一。“这部影片很好地向年轻人展示了世界不总是非黑即白,年轻人应该学会用辩证和智慧的眼光看待事物。”科福夫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