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淮安日报】
春潮涌动,文明花开。淮安市清江浦区立足主城区,以“春天三大行动”为抓手,一季度围绕提升窗口服务、文明交通水平和城乡环境面貌,结合“里运河畔 与‘礼’相伴”文明实践创新项目实施,打出城市文明建设的“组合拳”,让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城市肌理,不断提升市民归属感、幸福感。
“数据赋能+微笑之‘礼’”:文明服务更暖心
用科技领航的硬支撑,人文关怀的软温度,将文明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智慧窗口“加速度”,服务质效双提升。紧扣“一窗受理省心办,便捷服务更亲民”春风行动目标,推动区政务服务DeepSeek应用场景上线,联动“码上办”服务平台,确保政务、医疗、社保等高频业务可实现“一码预约、一窗通办、一键反馈”。优化提升自助终端机软硬件,实现营业执照打印、医保缴费等业务“家门口办理”,各窗口结合AI智能运用,缩短材料审核和窗口排队时间,惠及3.2万余名群众。微笑服务“添温度”,群众口碑成金标。积极开展“春风微笑岗”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发布“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倡议书,滚动化刊播“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淮安市民12条”等宣传标语,完善“好差评”制度,窗口服务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学雷锋无止境”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帮办代办、延迟服务等志愿服务21000余人次,一系列暖心的服务赢得了群众好评。政企联动“拓广度”,服务场景再延伸。深入调研,坚持问需问计于企,围绕企业登记全生命周期,推进经营主体准入准营便利化改革,通过准入一次办、准营一次办、迁移一次办等举措,打造"五办一体"智慧审批新标杆,持续降低企业办事成本。针对企业需求创新提出项目服务“三步走”,实施“拿地即开工,五证联发”项目,助力全区重特大项目攻坚行动,促进市场经营主体快速稳定增长。
“精细管理+焕新之‘礼’”:环境面貌更舒心
用精益求精的工匠心,常态长效的管护网,将文明形象立在城市春风里。全域焕新“祛旧疾”,城市颜值再刷新。开展“春晖净美·焕新行动”为主题的春季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聚焦城区主次干道、校园周边、商圈周边、农贸市场周边及广场周边等重点区域,集中开展“洗城行动”“绿化带专项整治”“城市家具深度冲洗”“卫生死角专项清理”等多项整治活动140余场,打造干净、清朗城市生活空间。 组合作业“绣花功”,精细管理见真章。通过科学调配车辆人员,采取“洗扫+冲洗”“人工+机械”车辆“梯形作业”等多种联动、组合作业模式,累计出动机械化作业车辆4400余车次,道路清扫车日均运营里程超430余公里,道路洒水车日均运营超500余公里,日均清运各类生活垃圾超140吨,有效提升了城区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水平。长效管护“织密网”,共建共享聚合力。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天网24小时不间断动态巡查作用,针对强对流等特殊天气,科学安排洒水降尘、路面冲洗等作业,结合“街长+网格员+志愿者”三级网格巡查机制,广泛凝聚环保、交警等部门及广大热心市民力量,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派单整改—验收销号”闭环流程,累计整改环境问题3500余件。
“疏堵结合+宣导之‘礼’”:交通秩序更安心
用连续作战的执行力,共培共治的新格局,将文明出行融入日常生活里。文明浸润“树新风”,安全出行入人心。以“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为主题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10余场,深入市浦东实验学校、实验小学等多所中小学校开展“实景模拟+互动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交警智能化的指挥室、装备体验区、办案区,零距离了解交警的日常工作。充分发挥“文明交通体验馆”作用,通过VR模拟酒驾、盲区体验等沉浸式教育,覆盖中小学生、外卖骑手等重点群体5000余人次。集中整治“通血脉”,出行效率再提速。聚焦重点路口、路段及商业街区周边等重点点位开展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乱停乱放及电动车驾乘人员不戴头盔等专项整治行动,并开展好现场疏导、现场教育,重点抓住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期开展好连续“作战”,查处机动车不按规定停放违法11200余起。志愿护航“暖民心”,共治格局显成效。引领“银发护学队”“红马甲劝导队”等志愿队伍38支,在校园、商圈周边常态化开展文明引导,设置“爱心护学岗”45处,风雨无阻守护学生安全过街。在民警的带领下,接受实景体验教育的同学们走上街头,化身交通安全志愿者,参与协勤指挥,在全社会形成共建交通文明新风尚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清江浦区将持续巩固行动成果,以“文明风尚”为主题,融入“清风十‘礼’”文明新实践,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养犬、文明餐饮、文明出行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持续推动城市文明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文明之花四季常开、常盛常新(徐赟)
本文来自【淮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