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日立夏:春意藏,夏初长,风暖人间草木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08:21:00    

北京时间5月5日13时57分迎来立夏节气,此时节,多数春花已经凋零,春的姹紫嫣红很快就会过渡到夏的草木葱茏,正所谓“春意藏,夏初长,风暖人间草木香”。

立夏分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这一时节,青蛙逐渐活跃、聒噪起来,蚯蚓开始翻松泥土,王瓜等藤蔓类植物也攀爬生长。立夏时节,万物褪去春日的青嫩,开始日日攀长,风暖昼长、万物繁茂。

立夏乃表示季节的“八节”之一,立者,建立、开始,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立夏的到来,标志着春天扫尾,夏日登场。从春到夏,阳气升发,生命从萌生走向繁盛,相反,从秋到冬,生命则走向衰亡、万物闭藏。

立夏天气:风暖昼长万物秀

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之一,是阵雨雷雨过程明显增多。降水增多且强度增强,系冷暖空气对峙以及近地面暖湿气流上升产生的对流天气等因素所致。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从春到夏,气温一路上升,到立夏时节,我国平均最高气温达到22.5℃,暖意明显;同时我国最高气温“奔三”(达到或突破30℃)的地区也明显增多,如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以及华北以南的大部地区都有可能出现30℃以上的炎热天气。正如谚语“立夏见夏,立秋见秋”,立夏节气后,人们便会慢慢感觉到夏天的炎热。

不过,立夏并不等于入夏,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入夏步伐不一。常年立夏节气期间,夏天的脚步从华南、江南中部等地一路北进,越过长江,最北能抵达华北中部地区。大城市中,长沙、武汉、南京、合肥、郑州、济南、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地往往在立夏时节入夏,而更北的呼和浩特、兰州、沈阳、哈尔滨等地要到6月芒种或夏至节气才陆续进入真正的夏天。

《淮南子》曰:“立夏,大风济。”到了立夏,我国各地风力明显减弱,夏日的风不再像春季那样喧嚣狂躁,相比春风也多了几分柔和,因此便有了谚语“立夏斩风头”。风小了,雨多了。立夏时节,随着夏季风增强北上,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不断向陆地输送,我国南方地区逐渐进入潮湿、多雨的时段,江南、华南一带强对流天气增多,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一带雨量迅速增大,雨水从婉约型转为豪迈型。因而民间有“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的说法。

常年立夏时节,东北大幅回暖、春意渐浓,西北地区晴热升级、偶有风沙,华北、黄淮等地气温高、湿度低,容易出现干热风。南方地区则进入潮湿、多雨的时段,强对流天气也频繁起来,华南地区往往处于前汛期,易出现连续性暴雨。

立夏习俗:尝新、斗蛋、秤人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气的变化关系到自然节律变化,立夏阳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茁壮成长。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天,古代人们有举行迎夏仪式。

尝新活动

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 在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人们尝食。同时,苏州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馈节”。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尝三鲜”的习俗。在常熟,人们立夏尝新,食品更为丰富,有“九荤十八素”的说法。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斗蛋游戏

“立夏蛋,满街甩”,斗蛋通常是小孩子们的游戏。要用熟鸡蛋,一般是用白水带壳煮的囫囵蛋(蛋壳不能破损),经冷水浸过,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斗蛋的规则挺简单,说白了就是“比比谁的蛋壳硬”:大家各自手持鸡蛋,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小强,被尊为“蛋王”。至于为什么要斗蛋,民间的说法是:“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

立夏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立夏养生:合理运动不过量

进入立夏后,气温升高、炎热潮湿、昼长夜短的夏天,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逐渐加快,如果心脑的血液供给不足,容易出现乏力萎靡、睡眠不稳、食欲减退等现象。作息应适当调整,宜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午睡,以助消除疲劳,养足心气;日常应尽量保持心态平和、精神放松,静养身心才能更好地养护心气。

立夏以后,天气渐热,运动需适当,不可剧烈运动。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除此之外,夏季运动健身还要注意什么?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紫外线也较强。因此,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选择不剧烈的运动。这样可以避免强紫外线对皮肤和身体造成损害,同时减少中暑的风险。

夏季来临,很多人开始计划减肥。网络流行的断碳饮食法、16+8减肥法等网红减肥法是否有用?医生表示,断碳饮食法即大幅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甚至完全戒断,在快速减重方面有显著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健康隐患,长期断碳会导致能量匮乏,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引发便秘、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而“16+8”饮食法是一种限时进食法。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长期执行可能导致代谢率降低,引发饮食焦虑,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孕产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慎用。

立夏饮食:清热祛湿 养心健脾

立夏过后,天气转暖,温度逐渐升高,阳气渐旺。人们有时会感觉到心烦意乱,失眠上火。一旦心火过旺,人就容易感到燥热,甚至降低免疫力,让疾病趁虚而入。立夏节气如何运用传统药膳,养生防病呢?

通过合理的饮食、作息、情志调节等方式护阳养心,有助于维持身体阴阳平衡,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专家建议,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且具有养心作用的食物,如小麦、玉米、莲子等,同时要避免生冷食物;在起居方面,应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在情志调节方面,夏季应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激动或焦虑,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散步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宜淡

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食物为主,多食蔬果、粗粮,多食清润祛湿的食物,如鱼、瘦肉、鸭肉、薏米、冬瓜、木瓜、玉米等,少食过咸的食物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

宜酸

多食酸甘的食物,以助肝养胃、养心安神,如莲子、百合、玉米、山楂、杨梅、黄瓜、豆类等;

宜暖

“春夏养阳”,夏季虽炎热,饮食宜温暖,少食冷饮、冰镇瓜果,以免损伤脾阳。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为大家推荐药膳绿豆百合桂花汤。天气炎热,喝一喝这个汤,能够清热去暑、安神。它用绿豆50克、百合20克,加上陈皮10克共同来煮。提前把绿豆泡一个小时,泡松软和百合、陈皮一起来煮,煮到软烂了,可以加一点桂花、冰糖,这种老少咸宜。

春意藏,夏初长,风暖人间草木香。在这个花褪残红、绿肥红瘦的时节,何不效仿古人饯春,三五好友趁此相聚,和春告别,与夏相拥,不亦乐乎。

(津云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广西日报、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大象新闻、中国天气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