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客户端2025-04-03
谈到癌症,大多数人都会恐惧、担忧。在南京市玄武区紫鑫城社区,69岁的陈锡建和妻子李占敏用爱与勇气书写着生命奇迹。这对历经癌魔考验的夫妻,不仅用十年时光诠释了“抗癌不是一个人的战役”,更是投身公益事业,用奉献精神让生命之光永恒绽放。
三月末的南京市玄武区樱驼花园社区,春阳和煦。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陈锡建手持相机穿梭在“百城联动金陵缅怀,弘扬捐友奉献精神”活动现场,他不停地按下快门键,记录着活动的精彩瞬间。若不是提前知晓,谁也不会想到这位步履矫健、面色红润的老人,竟是位与前列腺癌抗争多年的战士。陈锡建说:“我是2020年确诊的前列腺癌,不过万幸是早期,做完手术后病情就平稳了,没什么大碍,现在日子也是照常过。”
在陈锡建的口中,癌症并不可怕,也不陌生。2015年的一天,他的妻子李占敏先被确诊胃癌,突如其来的噩耗打破了两人的平静生活。看到妻子意志低迷的样子,陈锡建觉得自己要先打起精神,他说:“回想起当时的情况,还是心有余悸,那时候我们都没接触过癌症,大家都觉得得了癌症就是宣判了死刑,但是我不能在她面前表现出来,她当时已经很害怕了,所以我必须乐观地鼓励她,告诉她积极治疗一定没事的。”
爱好摄影的他拿起了相机记录妻子与癌症斗争的一点一滴。如今说起,李占敏仍忍不住红了眼眶:“他就像开心果一样,在医院天天拿着相机拍来拍去,给我拍各种照片,没在我面前愁过。但别看他表面上乐呵呵的,实际上他的压力比我大,人都瘦了一大圈。”
术后,李占敏的体重直线下降,为了让妻子恢复得更好,陈锡建一直各处寻找食补药方,也因此与“小霞癌友康复驿站”结缘。这个驿站专为癌症患者提供服务,同时宣传防癌抗癌的科学、健康理念。陈锡建说:“我们当时一看地址,就在家门口,所以夫妻俩就去找她了。有一次小霞驿站搞活动,汤小霞大姐正好看到我背着相机,她就问我‘你会拍照吗?愿不愿意做我们的志愿者?’我立马答应了,因为这是个公益事业,必须群策群力把它做好。”
来到康复驿站的人,都经历着人生的“低谷”。陈锡建继续担起那个“开心果”的角色,用手中的相机去记录每一个与生活勇敢斗争的笑容。随着时间流逝,一些人先离开了,但在陈老上百个G的照片图库里,他们都曾有过勇敢灿烂的一生。陈锡建说:“我就喜欢拍照,每次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心里就特别舒服,暖洋洋的。”
渐渐地,陈锡建又接触到了“捐友会”这个群体,在敬佩的同时,他也萌生了当“捐友”的想法,并说服家人一起成为了遗体捐献志愿者。
如今,陈锡建每天和妻子一起遵医嘱保养身体、出门遛弯儿,闲暇时投身于南京市各类公益活动中,给需要的人拍照......面对未知的生命长度,他说自己十分享受当下生命的宽度:“我还实地去看了南京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林,那里的环境特别好,依山傍水,在那里就觉得内心特别平静。我看着上面一行行的名字,很受触动。做‘捐友’对国家的医疗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对我个人来说也是很大的安慰,等我离开之后能将遗体捐给国家,这也是我对生命的尊重、热爱的表达。”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记者/彭迪帆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