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林牧 张雨 胡玲)“我一直以为那些不舒服只是成长的小插曲,怎么也想不到,背后藏着这么大的危机。”4月2日,躺在武汉市普仁医院骨关节/运动医学科病床上的小欣(化名)回想起过去的几个月,心中充满了感慨。
小欣今年14岁,从去年9月起,她偶尔会在走路时感觉右膝发软,像是突然被抽去了力气。走着走着,膝盖还会莫名“卡壳”,需要停顿一下才能继续前行。起初,这些症状并不频繁,她和家人都单纯地认为是青少年长身体时常见的缺钙现象,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欣的膝盖不适症状愈发明显,从起初的偶尔发作发展到一周会出现好几次。尽管家人依旧抱着“成长正常现象”的想法选择了忽视,但小欣的不适感却在不断加剧。直到3月23日下午,命运的“暂停键”被重重按下。当时,小欣如往常一样在路上行走,右膝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钻心剧痛,她瞬间僵立在原地,无法挪动分毫。惊慌失措的她在老师的陪伴下紧急前往武汉市普仁医院就诊。
经X线检查,小欣被确诊为右髌骨脱位。医生迅速为其进行了右髌骨脱位复位术,并给予右膝支具固定,随后将她收入骨关节/运动医学科进行进一步治疗。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诊断,小欣和家人懊悔不已,没想到之前那些被忽视的小状况,竟积累成了如此严重的问题。
骨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赵志明迅速对小欣展开了细致的体格检查。他轻轻按压小欣右膝内侧缘,小欣立刻疼得眉头紧皱,压痛感极为显著。赵主任发现,小欣的右膝肿胀十分明显,膝关节的正常轮廓被高高隆起的肿胀所掩盖。尝试触摸时,所幸未触及骨擦感,这意味着骨头尚未出现严重的骨折。然而,当引导小欣尝试右膝主动活动时,她仅能做出极其微小的动作,活动严重受限。
由于疼痛过于剧烈,常规膝关节体格检查均无法正常进行。结合此前的X线检查结果,赵主任判断小欣的病情已然十分危急。“髌骨脱位后,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会遭受严重的牵拉和损伤。而长时间的脱位状态,会使得原本维持膝关节稳定的结构失衡情况持续恶化。如果此时不进行手术干预,脱位的髌骨会反复摩擦关节软骨,在短时间内就可能造成软骨大面积磨损、剥脱。用不了多久,创伤性关节炎就会接踵而至,患者每一次行走、屈伸膝关节都如同遭受酷刑。”赵主任介绍道。
小欣此次就诊时,髌骨脱位情况已较为严重,脱位时间较长,周围组织损伤明显。若再不手术,关节功能将受到不可逆的损害。手术迫在眉睫,手术团队在术前对小欣的病情展开了极为细致的评估。综合考量其右髌骨脱位的程度、关节周围组织的受损状况以及身体整体耐受度等多方面因素,精心制定出了精准且周全的手术方案。
3月28日,手术开始,赵志明主任将关节镜置入患者右膝关节腔,借助高分辨率成像系统清晰洞察关节内损伤细节。赵主任凭借着丰厚的知识与经验,率团队用显微器械精准操作、精细缝合,严控缝线张力,精准掌控松解范围与程度,将术中创伤降至最低,力保手术达最佳疗效。
历时2小时1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小欣的生命体征平稳,各项监测指标正常。髌骨成功复位并牢固固定,周围受损组织得到妥善修复,为她术后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术后,在医护团队的悉心指导下,小欣积极开展康复训练。目前,其右膝关节疼痛症状显著缓解,关节活动度逐步改善,康复进程顺利。
赵志明主任正在为患者查体 通讯员供图
武汉市普仁医院骨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赵志明提醒,青少年处于快速发育期,身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时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判。家长常将孩子的膝痛简单当作“长个子”的正常反应,或者认为是“缺钙”。然而,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问题。
赵主任指出,生长痛通常双侧对称发作,夜间痛感更明显,适当活动后疼痛会减轻,并且关节没有不稳定感。而髌骨脱位大多是单侧问题,孩子在运动时会突然“打软腿”,部分还会伴随清晰的关节弹响或是膝关节卡顿。这些症状与生长痛有明显区别,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表现,必须立刻前往医院就诊,切不可因为疏忽或者错误判断延误病情,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