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刘纪鹏:应尽快叫停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23:40:00    

来源:反做空一线

万木桥整理

编者按:

中国政法大学知名专家刘纪鹏教授最近在其视频号上发声,表示要振兴股市,就应当尽快叫停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并以实际案例列举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危害。

刘纪鹏教授一直以来对中国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爱护有加。近年来一直为保护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呕心沥血。本次我们发表的这篇文章,是根据刘纪鹏教授的节目整理的内容,并未经本人审阅,因此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如果读者想要了解完整内容,可以搜索刘纪鹏教授的视频号直接观看。

——编者

一年前有朋友问我“您能关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吗?为什么其股价普遍涨得很好?”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不了解。

什么是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为什么中国股市不采用国际通用的期权激励?而创造出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它对中国股市的长远影响何在?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对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研究。

最近的热点是中美两国关税大战,美国可以打美国的,我们则打我们自己的,现在正好是中国的一次机遇,要想办法把这场关税大战从贸易领域转到金融领域里来。我们今天的股市是在地板架上,而美国的股市则在天花板。即使乱了也是乱了美国的股市,我们应该沉着应对,千方百计堵住我国股市监管制度上的漏洞。今天要谈的堵漏洞就是堵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对于上市公司高管在激励机制上的漏洞。

中国股市的三种激励机制

当前我国股市上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三种,即第一类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和期权,这是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深交所在2019年后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三种模式比较表。请看激励的对象是上公司的董事、高管和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激励的价格,第一类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是5折优惠,而股票期权则没有激励股票的来源。第一、第二类股票采用的是打折的定向增发和回购公司股票,而期权则是不打折的定向增发。所谓定向增发,就是上市公司的激励对象,以5折优惠的价格购买股票,而回购则由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大都是最近三五年上市的,由于三高超募都有大量的超募资金,所以上市公司先拿超募资金在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然后再以5折的优惠价格批给本公司的高管和业务人员。

从购买者出资时间上看,第一类股票公告日,也就是授予日,就要出钱买股。而从购买者出资时间上看,第一类股票公告日,也就是授予日,就要出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则在公告日不出资,而是在公告日后12个月后的归属日,再拿钱按5折优惠价买股票,归属日也是中登公司给你登记上股权之日,随后一周左右就可以卖这个股票。而股票期权是在公告之后12个月开始行权,行权就是你开始掏钱买股票,你开始拥有股票的是日子。如果股票下跌了,你当然也可以不买,这是一个单向选择权。

从这三类股票的发行数量上看,由于两次间隔,也就是两次发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间隔期并没有限,有时一年可能发两次,所以每一次的有效期在3到5年。因此,不管几期,你的发行总量不能超过股本总额的10%。但深沪交易所现实中则是按照不超过股本的20%执行,像深交所的雪榕生物就搞到了16.6%。

从限售期来看,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是公告之日即交钱,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在公告日时不交钱,而是在12月后的归属日那天再交钱,交钱之后按一到三年分两到三次就可以卖出了。从减持的限制来看,只有高管受有关政策规定,每年减持不超过获售股票总额的25%。从监督权来看,两个交易所都是让监事会来出具意见。众所周知,我国的监事会有职工监事,基本上都是花瓶。按新公司法规定,2026年1月监事会就将解散。从特点来看,期权是在现价基础上股票往上涨才能获得激励的股票增值收入。但第一、二类现在股票是打了5折得到的,下跌只要不低于5折也可以赚钱。但这到底还算不算股权激励呢?激励都是往上激励,可这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却是往下跌也可以赚钱。

激励是包括反向的,2019年之后,科创板和创业板一共有1,151家公司搞了股权激励,上交所是585家,深交所是566家,而股权激励计划则搞了1,776个。有的公司已搞了两次或三次,这其中主要是以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为主,占了88%,而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只有11%,期权则只有1%。

为什么期权这么低呢?就是因为期权没有打折,加上这些年股市又长期低迷,为什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占的比例这么高呢?因为它不仅可以打五折,还可以在12个月后要卖的时候再去交钱买这个股票,这多合适啊。所以在中国就成了最热门的激励型股票,期权是不打折的,股票激励是国际通用的做法,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硅谷,它对调动高管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第一类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则是中国特有的股权激励模式,其他国家都没有。对这样的一个中国特有,到底我们该怎么看?请大家现在看第二张图,这是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收益模式,这里边有三条横线,三个价,第一个是授予价格,大家看第一条线,政策规定可以是公告日前一天或者是20天、30天、120天四个股价中较高者的50%折扣。再看中间这条横线,这是公告日前一天的市场价格,授予价格就是可以低于这一股价的50%去增发或者回购。

所谓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归属日就是12个月后,他要向中国证券登记公司申报授予对象,则按照授予价格去交钱并获得股票。请看第三条线,就是归属日这一天的价格线,假如公告日前一天的股价是10块,那么它的授予价格呢,就可以以10块钱的五折,5块钱优惠。12个月后的归属日就可以按授予价格5块钱去交钱,拥有股票。如果这一天归属日的股票涨到了20块钱,则它可以在归属日买了股票之后就可以20块钱卖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可以获得两块收益。一是折价的收益,大家看这条曲线,公告那天10块钱5折优惠或激励对象只是花了5块钱,这样就有了中间的这5块钱的折价收益。二是一年后股价继续涨,在归属日时就涨到了20块钱,从10块钱到20块之间,这一块叫资本利得收入。显然激励对象是获得了折价收益和资本利得这两部分收入。而这两部分收入则构成了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的总收入。大家应该看到,这就比较清晰了,我这里要谈谈它的副作用与危害。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有哪些危害?

为说明这个问题,我在众多案例里又选取了9个公司,其中5个是创业板,4个是科创板。请大家看第一家昆仑万维,它的公告日是2025年4月3日,从事的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本次激励规模是6,757万股,占股本总额12亿股的5.5%,授予对象给了714个人,授予价格是公告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37.57元的50%,即18.79元。4月3号它的股价就已经是34.04元,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次选的都是4月3号这一天,它采用的是定增模式,由于利润情况不好,考核的仅仅是营业收入。

第二家华灿光电,公告日是2024年8月16日,从事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授予规模是5,683万股,占股本总额16亿股的3.52%,授予价格是公告前一天股价5.38元的50%,即2.69元。4月3号的股价已经是7.09元,它采用定增方式,低考核指标是营业收入增长率,也就是2025~2027年,三年要比2023年的增长率不低于12%、16%和20%。指标完成就可以分次买到如此便宜的股票了。

第三家是汉得信息,公告日是2024年5月6日。再过几天它就可以归属了。从事的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发了4,198万股,占9.8亿总股本的4.26%,授予对象是268人,授予价格是公告前6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6.76元的50%,即3.38元。4月3号那天是股价是18.41元,它采用定增方式,考核指标是营业收入和净利。

第四家深信服,公告日是2024年12月10号,从事的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发了3,500万股,占股本4.19亿的8.3%,授予的对象是4,215人,授予价格是公告日前一日的股票均价64.17元的50%即32.09元。4月3号的股价是101.76元,采用的是回购或定增两方式。业绩考核是规模的净利润,以2024年的规模净利润7,682万元为基数,三年后的2027年要比2024年的利润涨不低于150%。

第五家叫和顺电气,从事的行业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发了1,000万股,占股本总额2.5亿股的3.94%,发给了27人,其中高管6人,分别在40万股和250万股之间,授予的价格是公告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均价的50%即3.8元。4月3号这天股价是8.66元,是定增方式,考核只有营业收入,因为该公司目前没有正利润,到2024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还是亏损54万。

第六家叫天智航,科创板企业,公告日是2024年10月15日,从事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发了2,234万股,占股本总额4.5亿的4.97%,74个人作为授予对象,高管7人,分获20万到220万股不等,授予价格是公告日前一日的股票均价9.05元的50%,即4.54元。4月3的股价是12.71元,12.71的股票,花4.53来买,还是利润很可观的,也是定增模式,考核只有营业收入。

第七家三一重能,从事的行业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公告日是2024年12月24日,授予规模是2,175万股,占股本总额121亿股的1.77%,授予对象中高管5人,持股是30~60万股。授予价格是公告日前20日股票均价32.89元的50%,即16.45元。4月3号股价是26.13元。采用定增和回购方式,考核是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当中二选一,完成一个即可获得这批五折优惠的股票。

第八个叫杰华特,从事的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授予规模是1,847万股,约占股本总额4.46亿股的4.13%,授予对象是676人,授予价格是公告前一日股票价格15.67元的50.35%,即7.89元,4月3号股价是29元。它采用定增模式,业绩考核因为没有利润,所以2023年营业收入为准。2024~2027这三年,每年营业收入增长10%几个。

第九家叫思威特,从事的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公告日是2023年9月23日,授予规模815万股,占股本总额4亿股的2.04%。给了275人,授予价格是公告前1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54.34元的50%,即27.17元。4月3号的股价已经是94.7元了,采用定增模式,考核目标是净利润,第一期只要2023年不亏损,第二个归属期是2024年,净利润要大于两个亿。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中国独特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在向融资端倾斜,在向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和业务技术人员倾斜。他们买的五折股票和股民在市场上全价买的股票同样流通。显然,无论是用5折优惠股价定增还是用5折优惠价回购,损害的都是股民投资人利益,如果说一家对市场冲击还不明显,现在已有近1,200家公司都搞到这样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它对资本市场的伤害和股民利益的损害是不可小觑的,严重影响市场公平。因此,从保护投资人利益,从融资市是向投资和融资并重的方向、发展角度,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应该暂停。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还是把回购的股票用5折优惠价批给内部人,但现实是以给全体投资人带来的利益伤害为代价。

纵观全世界各国采用股权激励模式,都是期权激励,所以我希望中国也能废弃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而把期权激励搞起来。因为期权激励没有打折,它是现价基础上对公司内部人员进行激励,这部分激励才能激发内部人员把上市公司做强做优,把股价做上去,这才叫正向激励。在现有的股价水平上,激励对象才能获益,而不是像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即使下跌也能在5折基础上获利。

从党中央、国务院到金融三部门采用强有力的措施来振兴股市,但股票为什么就起不来呢?无疑是跟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跑冒滴漏密切相关。这次924,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表示,拿出了3个3,000亿来给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以1.75%的优惠利率,让咱们回购本公司的股票。但如果这些公司回购来的股票,转手又以5折优惠的价格发给内部人,岂不就是割了国家政策的韭菜?所以我呼吁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不可再继续延续了,应该向国际规范的期权靠拢,后记中国的股权激励应在国际通用的期权制基础上推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