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基地·新风采】“龙头”牵引 加速铝及铝加工产业聚链成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20:05:00    

在水城铝及铝加工产业园,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庞大的生产车间十分显眼。车间左半部分除了有切割铝棒的流水线外,还存放着大量待装车发走的铝建材。而右半部分则是另一家从事回收废旧铝材的企业在使用,拆解的废旧铝又被送到车间左边加工。换言之,这个车间里存在一条“回收—拆解—再生—利用”的小型产业链。

这种抱团取暖的发展方式,在园区并不少见。目前,该园区已集聚50余家铝及铝加工企业,各家企业相互协作,可生产建筑型材、工业型材、智能炊具、铝漆包线等高附加值产品,构建起一个全省转化率最高、下游产业链最长的铝产业集群。而在2016年,园区仅有一家企业进驻。

多家企业和产业链聚集的背后,与园区龙头企业——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紧密相关,充足的铝水供应是吸引中下游企业进驻的重要原因之一。

“铝水是24小时不间断向中下游企业供应。此前平均每年14.5万吨电解铝产能,不过这个数据在去年11月被刷新,现在每年能供应超过20万吨。”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庆林介绍,2024年11月,双元铝业完成技改升级及扩能,42个电解槽能同时生产,更好为中下游企业的生产保障原材料持续供应。

此前,双元铝业一期项目由于存在槽龄较大、设备老化、能耗偏高等问题,面对日益增加的铝水需求量,产能受限等问题逐渐成为一块亟待解决的短板。2022年10月,水城区总投资32.09亿元,决定实施双元铝业技改及扩能项目,对原有电解铝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技改升级,新购10万吨电解铝指标进行扩能,建设新型铝合金生产线及配套生产厂房,突破发展掣肘。

“改造中,选用了目前行业技术成熟度高,工艺技术更节能、更安全、更环保的500KA电解槽,同时引进智能化控制技术,对原有电解铝生产流程进行技改。”赵庆林介绍,新工艺不仅将吨铝电耗降低650度左右,还进一步降低了阳极毛耗和氟盐消耗,电流效率从89%提高至94%。“通过测算,每吨铝水可节约综合成本650元。生产成本降低后,园区的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

在园区,时常能见到装满960℃电解铝液的运输车从双元铝业的生产车间直接开往铝材加工等中游企业的生产车间的场景。这种无缝衔接的运输方式不仅节省了每吨铝材300元的运输成本,还催生了铝板带箔、汽车轮毂、铝线杆等20余种终端产品。据了解,目前铝液在园区的就地转化率已达100%。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巩固‘1(电解铝)+3(棒材、板材、线材)+N(铝加工关联企业)’的发展模式,保障铝水供应,并为下游企业在铝水通道、物流通道、供水供气等配套建设方面提供支持。同时还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推动产业向铝基复合材料生产转型升级,为延链强链添砖加瓦。”赵庆林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立 尚宇杰

编辑 桂榕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