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选择站在这里,不是因为我们年轻漂亮,不是因为我们把家庭事业平衡得很好,不是因为我们穿了最新一季的衣服。而是因为我们有创作的能力,我们有能力成就一个作品,成就一个角色。”这是日前宋佳荣获白玉兰最佳女主角奖时的一段获奖感言。在这段话里宋佳巧妙运用了一个“不是……而是……”的复杂句群,形成了直击人心的表达张力,因此广为流传,备受赞誉。
在语言表达的工具包中,多重否定句式堪称一把精巧的柳叶刀。它看似在不断地削弱,貌似在重重解构,实则层层剥离表象,将核心信息淬炼得愈发耀眼,进而穿透网络迷雾,实现认知更迭。
否定句式的核心魅力,在于通过“否定之否定”实现语义的强化。宋佳感言中的三重“不是”构成排比否定,如三道闸门般拦截了世俗对女演员的刻板印象,最终通过“而是”聚焦于“创作能力”。这种“否定+否定+否定+肯定”的结构,恰似俄罗斯套娃,每一层剥离都让核心主张愈发清晰。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记得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段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单是周围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也是通过“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将“泥墙根”这一微观场景放大为童年记忆的焦点。否定词在此成为聚光灯,照亮了被遮蔽的细节。
多重否定句式的表达张力,还体现在否定词语的韵律感上。宋佳感言中,三个“不是”如鼓点般递进,最终以“而是”收束,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鲁迅则通过名词短语的铺陈(菜畦、石井栏、鸣蝉),构建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韵律,使否定句式兼具理性与感性之美。
无可否定的肯定是在多重否定之后。否定句式本质是认知的筛选器,通过排除干扰项,将核心信息推至认知前端。否定项与肯定项自带的对比修辞效果,让是非曲直对比鲜明,肯定项也就有了无可置疑的地位,否定项因此成为禁忌,获得道德批判的力量。
我们再细读鲁迅的那段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我们当然体会到了“泥墙根一带无限趣味”,但是不是对被鲁迅两处“不必说”的略写部分更好奇了?
这正是多重否定句式独有的隐性赋魅效果,即被禁止被省略的部分,往往另有隐情,甚至可能是表达的主体。这是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要义之一,也是罗兰·巴尔特所指的,“不可言说”的,反而强化了它们的符号权力,对“禁忌话题”的沉默本身即是一种意义生产。最好的例证是《教父》里那句经典台词:“永远不要动怒!绝不要威胁,要讲道理。”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猜测宋佳这段话可能存在的种种的“言外之意”呢?
“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选择站在这里,不是因为我们年轻漂亮”这句话断然否定了消费主义对女性创作者年龄与外貌的裹挟,尤其是宋佳成功地演绎不以年轻漂亮为特征的张桂梅老师,她说这话就更有力量了。但是她如此断然否定,大家似乎更关注她的年轻漂亮了,所以颁奖现场摄像头立即聚焦于她的脸庞。镜头外的观众此时会怎么说呢?可能大多数人会说,确实是年轻的漂亮的!这未必不是宋佳的本意,她后来发文祝贺自己说:“恭喜1米73大美女。”
“……不是因为我们把家庭事业平衡得很好。”这句话意在粉碎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要求,但有可能引发好事者对宋佳家庭生活的“深扒”“揭秘”,这就未必是宋佳本人想要达到的表达效果了。“……不是因为我们穿了最新一季的衣服。”这句话表达了对物化女性的批判,但同时也会引发新关注。
这就是多重否定的双面刃:解构中的再确认。三次排比否定(年轻漂亮/家庭事业平衡/新季服饰)本欲解构物化女性的刻板量尺,却在传播中被简化对这三个标签的再确认,微博“1.73米大美女”的自我情书就是再确认的互文。
这未必不好,恰如研究者所言:她的矛盾成就了真实——当行业将女性简化为“道德符号”或“消费载体”时,宋佳以自我背刺的坦诚,赢得了真正的自我解放。
顺便提一下,娱乐圈已经开始抄袭宋佳的作业了,今天我看到的这条:
“蒋奇明第一次提名就拿下了白玉兰奖,我不意外,他29岁就结婚了,我也不意外,但他老婆居然是崔恩尔,简直是让人惊掉下巴!……”
可以预见的是,这份作业肯定还会被高考作文大规模地“致敬”。当然,本文只是就语言谈语言,以及由语言引申出来一些表达问题,不臧否人物。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黄德初
责编 辛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