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七届AI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论坛举办:算智双突围,落地正当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0:09:0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16日,以“算智双突围、破技术瓶颈、创智慧生活”为主题的第七届AI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论坛在在第21届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大会期间举办。论坛由并行科技与智谱华章联合主办,来自百度、腾讯、360、海尔、清华长庚医院、清程极智等产学研用机构的七位嘉宾轮番登台,围绕“算力底座—模型工具—场景落地—生态共建”全链路展开深度分享。现场300余位行业代表与线上1.2万名观众共同见证了这场“干货满满”的思想与观点盛宴。

论坛开始,并行科技董事长陈健首先抛出观点:“性能可以直接换成钞票。”他以自家十五年迭代不辍的“应用特征可视化软件”为引,回顾了软件如何帮助用户“看一眼就明白程序瓶颈”,进而快速匹配最佳算力。

“以前卖软件,一年1500万就到天花板;今天做算力服务,全国几百个数据中心随选随用,使用频率正指数级上升。”陈健指出,从高性能计算到AI大模型,底层逻辑始终是“让计算机告诉人类自己真正的需求”。

大模型“内卷”之后:效率、成本与规模的新考题

智谱华章联合创始人、首席架构师鄢兴雨现场发布最新开源成果GLM-4.5。“300亿参数跑出千亿级效果,价格只有友商的三分之一”,他用两张对比图直观呈现模型在代码、Agent、推理三大能力的提升,并首次公开智谱的“低价高质”打法:

“我们把4.5部署到H100、H20、A100甚至车载芯片,目的只有一个——让用户用得起、跑得动、落得地。”

现场互动环节,鄢兴雨回应“大模型能否直接做科学计算”时坦言:“AI for Science目前更适合实验自动化与方案设计,传统HPC的精度需求仍不可替代。”

百度智能云混合云部总经理杜海则带来国内首个单集群3.2万卡国产化案例:“信创底座、万卡算力、五星服务,三大硬指标支撑千卡到万卡的质变。”他拆解四层技术栈——AIDC重构、云底座、百舸调度、跨域算网融合——并首次透露下一代超节点已在路上:“32卡、64卡超节点将在推理场景率先落地,行业正从单机走向超节点。”

大模型落地安全放首位,AI成绩单出炉

当大模型热潮席卷千行百业,共同指向同一个命题——大模型落地,必须先把“安全、合规、成本”三座大山搬开,再谈颠覆式创新。

清华长庚医院医学数据科学中心主任李栋以“医生+计算机”双重视角揭开医疗AI落地“伤疤”:“中国医疗数据处于蓝海,却也是最敏感的红线——不能离院。”他用四个踩坑案例告诫产业界:MOE大模型会随机遗漏关键信息、多学科会诊分数骤降、32B已是本地部署极限、一次专科训练成本高达数百万。“未来90%的中国医院只能走一条可行之路:用极小算力训练垂类小模型。”李栋强调。

360集团安全云事业部总经理王浩淇用三个故事阐述安全智能体的必要性:“宁波一家公司,销售三次绕过杀毒把病毒放出来,周末2000台电脑中招;还有人为了扫码领100万,硬要我们把病毒文件还给他。”现场,王浩淇还发布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纳米AI SaaS”,主打“大模型联盟+静默知识库+L4智能体蜂群”,现场演示10分钟《三体》大片一键生成。他指出,“三情两翼”产品架构下,企业可零代码搭建智能体,实现“上午部署、下午提效”。

随后,腾讯云计算北区架构负责人刘晨曦带来“低调鹅厂”的AI成绩单:“混元已在内部700多个业务场景跑通,元宝+腾讯会议可替用户开会写纪要。”他详解潮汐调度、模型蒸馏、端网协同三大提效手段,并首次展示Tairos视觉大模型在多语种OCR、3D生成、智能雅思考官上的最新demo。“我们正在把过去20年积累的RTC、音视频与AI融合,让Agent听得清、看得懂、做得准。”

海尔智家三翼鸟总经理田云龙以“定制智慧生活”压轴,现场发布全球首个家庭垂域模型矩阵:“冰箱保鲜模型、空调空气模型、洗护模型、烹饪模型……小模型组合实现主动服务。”

他演示AI之眼三大场景:烟机“看锅”防溢、洗衣机“识衣”防串色、烤箱“读菜”自动匹配4万道菜谱。“三翼鸟2.0体验店年内将增至185家,硬件+软件+服务的一站式智慧家庭生态正式开放。”

国产算力突围:E to E优化把性价比变成可获得性

清程极智副总裁何万青以“国产芯片落地最后一公里”收官:“先做benchmark描述,再做系统级优化,才能把纸面性价比变成用户口袋里的收益。”

他现场披露“赤兔”推理引擎v0.4战绩:“在国产某教育一体机场景,我们把TTFT压缩到1.5毫秒以内,同样价格性能提升1.5~3倍。”何万青呼吁产业界“国产芯片完全可以在特定场景做出甜点区间,关键是用好推理引擎、亲和性调度与精度补偿。”

论坛最后,嘉宾共同回应产业关切:“大模型落地没有万能钥匙,只有一把把具体场景的钥匙。”“数据红线、成本红线、精度红线,条条都要靠工程化手段去破。”“今天不是算力过剩,而是算力错配;解决错配,超算与智算终将殊途同归。”

从地震资料处理到厨房烤箱控温,从万卡集群到垂类小模型,从静默知识库到AI之眼,本次论坛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中国AI大模型落地路径——以场景为锚、以效率为尺、以生态为域。正如陈健在开场所言:“过去我们帮用户选机器,今天我们帮用户选算力;明天,我们将和用户一起定义下一代智能应用。”(青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