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青海拉面产业迎来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在2025“美美与共”拉面访谈暨(美心)青海“家宴”菜品北京首发活动上,由青海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与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编的《青海拉面店(馆)等级划分评比规范》《青海拉面制作技术规范》《青海拉面技能大赛竞赛规范指南》,以及《青海拉面VI系统在门店应用的规范化实践与管理指南》四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青海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会长马丽萍介绍,这一系列标准的出台,标志着青海拉面产业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长期以来,青海拉面虽然享誉全国,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一直缺乏统一的牛肉拉面质量、技术、标准体系以及生产、加工、经营、服务等标准流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青海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与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合作,共同制定了这四项以“源头可溯、品质可保,品牌可鉴,过程可控”为核心的标准。
在拉面店等级划分方面,新标准根据店面面积、食品安全、核心食材等多个维度,制定了详细且具操作性的等级划分规范,旨在提倡“面面不同,美美与共”的多元化发展理念。在VI品牌应用上,标准构建了从门头装修到店面布置的“三店合一”模式,为青海拉面品牌形象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拉面制作技术领域,新标准提炼了“手工拉制、汤底熬制、调料配比”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化流程,既保留了青海拉面传统技艺的精髓,又为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这一举措将为青海拉面产业的现代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在技能比赛方面,新标准总结了“传统面+创新面”的竞赛方式,旨在通过比赛的形式,既深入挖掘和传承青海拉面的传统技艺,又鼓励从业者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推动青海拉面技艺的持续发展。此次四项团体标准的发布,不仅是青海拉面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对青海拉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力推动。在标准的引领下,青海拉面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编辑:杨琳玥